产品相关信息 Relevant Information

药用槟榔可以治哪些病?

发布时间:2014-08-20 10:31:21 | 来源:《中国医药报》2014年2月21日
分享至:0

与食用槟榔不同,无致癌危险

蒲昭和

一、槟榔可治寄生虫病

槟榔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成熟种子,一般浸润后切片入药,故称“槟榔片”,是常用中药。槟榔含生物碱(如槟榔碱和次槟榔碱)、脂肪酸、鞣质和氨基酸等成分。其药理作用主要是:驱虫、降低血压、助消化、抗菌、抗氧化等。中医认为,槟榔主要有“杀虫、行气、利水、截疟”等功效,临床治疗也多围绕这几方面展开。

1.虫积

槟榔可治绦虫、蛔虫、姜片吸虫、蛲虫等肠寄生虫,常与南瓜子、使君子、苦楝根等驱虫药合用,代表方有“使君子丸”、“化虫丸”等。该品大剂量煎服驱虫效果佳。临床还发现,治疗姜片虫时,将槟榔与乌梅、甘草同煎服,疗效优于单味药;治绦虫时,与南瓜子合用效果更佳。

2.胸腹胀满、痢疾

槟榔常与沉香、乌药、人参同磨汁服,代表方如四磨汤。脘腹痞满、大便不通、痢疾里急后重者,可与木香、黄连、大黄等同用,以行气导滞,攻积泻热,方如木香槟榔丸;里急后重、下痢脓血时,槟榔常与芍药同用,代表方如“芍药汤”、“槟芍顺气汤”。

3.脚气、水肿

槟榔治疗湿脚气、小腿肿痛者,可与木瓜、苏叶、吴茱萸等同用,代表方如鸡鸣散;治水湿壅盛、呼吸喘急、二便不利时,常与羌活、泽泻、商陆等祛湿利水药合用,如疏凿饮子。

4.疟疾

槟榔治疟疾久发不止,常与草果、常山等同用,能增截疟之效,方剂如截疟七宝散;疟疾久发不愈,痰淤互结,形成胁痞块时,槟榔可配鳖甲、白术、川芎,以补阴、行血、散结,扶正祛邪,代表方如鳖甲饮子。

二、与食用槟榔有区别

很多人都听说过“嚼槟榔导致口腔癌”,其实致癌的槟榔是指食用槟榔,并非指入药的中药槟榔。二者虽都叫“槟榔”,但实际上药用槟榔是指槟榔子(或称桄榔),而食用槟榔则指槟榔壳。

药用槟榔与食用槟榔在外形及内部结构差异都较大。国家药典所描述的药用槟榔为:扁球型或圆锥型,质坚硬,不易破碎,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(可作中药)。而食用槟榔为橄榄型,中果皮厚多纤维,中间有一卵型种子,组织纤维具有良好的咬嚼性。

另外,药物槟榔多为成熟干燥种子,而食用槟榔则为幼果;药物槟榔一般浸润后切片,或经炒制(或醋炒)后使用,而食用槟榔制作时会加石灰等添加剂。

三、药用槟榔很安全

槟榔入药在我国历史悠久,槟榔的种子、果皮、花都可用于煎汤、散剂服食。入药前,槟榔要经过加工、炮制或纯化,即使有毒,毒性也会大大降低。

在临床上,中药槟榔应用十分普遍,无论作煎剂、散剂等用,其用量都不大。加之中药讲究配伍,方中有其他药物的制约,槟榔的不良反应很小。

槟榔中含不含致癌成分,目前仍缺乏足以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。槟榔嚼食有致癌风险,但“槟榔本身并非直接的致癌物质”,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。经系统检索中医药文献,至今也未见有槟榔单独药用或中药配伍煎服有致癌毒性的报道。

所以,槟榔致癌是指食用槟榔,致癌前提是反复咀嚼,并经常食用。而槟榔作为药用,入药无需咀嚼,只要避免嚼食,完全可以放心,不必“谈癌色变”。

 

使用槟榔注意几点

尽管药用槟榔是安全的,但仍应注意有些人不适合用该药。

1. 气虚者慎用。槟榔破气力强,易伤正气。气虚下陷(包括脱肛、子宫下垂、久泻不止、崩漏、胃下垂等)者要

慎用,否则会加重病症。

2. 体弱久病者忌用。老人脾胃虚弱泄泻者,或久病体虚者,不宜服用槟榔。

3. 呕血或肠阻塞者,不宜过量服槟榔。

4. 吸烟、饮酒者忌食槟榔。嚼食槟榔时吸烟或喝酒,会大大增加致癌几率。

5. 不宜过量或久食,槟榔嚼食或作药用均应适量。煎汤服用量6克~15克为宜;单用槟榔杀虫可用60克~120克。

药用槟榔的毒性包括神经毒性、生殖毒性和致癌。事实上,槟榔的致癌或毒副作用,多是将槟榔提取物或浓缩液,大剂量施于动物身上而获得的结论。而槟榔以常规剂量煎服是否引起毒副反应,鲜有实验和临床研究报道。(作者单位:成都中医药大学)

 

相关链接

“嚼食槟榔致癌”早有定论

食用槟榔如果反复咀嚼,易导致口腔癌,其致癌机理较复杂,可能与其添加成分关系密切。因为食用槟榔为减少其涩味,增加口感,在制作时都要添加石灰(卤水)、荖藤(胡椒科的藤类植物)或香精等。其中,石灰对口腔有刺激性,荖藤则含致癌成分黄樟素。

常嚼食槟榔会导致口腔硬化、黏膜白斑,加上槟榔中的致癌物及粗纤维反复刺激,时间久了,很容易引起口腔癌、食道癌、舌癌等,这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。有报道称,常嚼槟榔者口腔癌的发病率是不嚼槟榔者的22倍;酗酒又嚼槟榔是54倍;吸烟又嚼槟榔是89倍。这也是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槟榔定为“一级致癌物”的原因。

如今尚未有任何证据能证明,槟榔除“嚼食”致癌之外,其他的食用方法(如用水煎服)也会致癌。

版权所有©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:云端科技

赣ICP备15005709号-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:赣A202207910060

友情链接: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


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