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相关信息 Relevant Information

及时治疗尿失禁 告别难言之隐

发布时间:2015-05-18 15:20:39 | 来源:《中国医药报》2015.5.15
分享至:0

□ 本报记者 于娟

 

35岁的章女士是一位白领,一心为事业打拼的她生完孩子休完产假,便重返了工作岗位。不料最近,她却有了一个难言之隐,那就是稍微一咳嗽或者打喷嚏就会有尿液漏出。这让她尴尬不已,甚至不敢参加与公司客户的业务往来。因为她担心自己会一不小心尿裤子,生怕别人发现自己身上有异味,整个人都紧张焦虑,状态很不好。她前去医院就诊,医生说她患的是“压力性尿失禁”,这种疾病在中老年女性和产后女性中很常见。

 

发病率高 就诊率低

 

尿失禁是指排尿自控能力丧失导致不自主的尿液流出。目前尿失禁的患者群以中老年女性为主。随着年龄增长,尿失禁的发病率有所上升。据统计,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,尿失禁的发病率大于50%,但就诊率却小于20%,能及时诊治的患者仅占少数。
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孙秀丽教授指出,很多女性出现尿失禁问题时,羞于启齿不去看医生,这是不对的。尿失禁就诊率低的原因,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:许多患者缺乏对尿失禁的基本认识;有些患者出于害羞,不愿意去就诊;还有一部分患者以为是自然规律,认为这是人衰老的自然现象;还有些女性患者知道尿失禁是疾病但不知道去哪里可以求治。

尿失禁的高危因素有妊娠、阴道分娩、绝经、长期增加腹压(如便秘、慢性咳嗽等)、不良排尿习惯。章女士就是因为妊娠和分娩造成盆底肌肉损伤导致的尿失禁。孙秀丽教授指出,并不是剖宫产比阴道分娩对盆底肌肉的损伤小,就一定不会出现尿失禁,因为随着妊娠月龄的增大,胎儿重量的压迫也可能会造成盆底肌肉损伤,引发尿失禁。日常生活中,有些人有种种不良排尿习惯,比如刚刚才排完尿,没多久还会主动再去排尿;外出一定先找到厕所,无论有没有尿意都要先去排尿才放心。长此下去不仅使膀胱储尿量减少,并且使膀胱变得敏感,容易造成膀胱过度活动和急迫性尿失禁。

 

转变观念 科学就医

 

很多尿失禁患者长期默默忍受它带来的“难言之隐”,不敢参加社交活动,不敢参加运动,不敢出远门,并且产生焦虑、尴尬和沮丧等各种不良情绪,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心理健康、人际交往和生活质量,因此尿失禁也被称作“社交癌”。要正视尿失禁首先必须纠正对尿失禁疾病的错误观念,不要一味的回避,要认识到尿失禁是可以治疗的疾病,得了病要去看医生。尿失禁患者可以通过规范治疗重拾自信,享受人际交往和社交活动所带来的乐趣。

尿失禁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。由于经常遗尿、漏尿,可导致会阴部皮肤红肿、痒痛,甚至感染溃烂,引起泌尿系统炎症、结石,严重者还会影响肾脏功能。因此要及时科学就医。孙秀丽教授提醒广大女性,出现尿失禁问题可以去正规医院,找泌尿外科医生或擅长盆底疾病的妇科医生就诊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、漏尿时有无尿意、体格检查以及OABSS量表来作评估。OABSS量表主要内容是最近一周内的排尿状态(包括白天排尿次数、夜间排尿次数、尿急、急迫性尿失禁)以及症状等。医生根据患者尿失禁的类型、严重程度及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决定后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。

 

辨别类型 对症下药

 

不同类型的尿失禁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,因此首选辨别类型很重要。尿失禁主要分为压力性、急迫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。压力性尿失禁主要是在加腹压时漏尿,漏尿时并无尿意。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咳嗽、打喷嚏、跳绳时出现漏尿;中度在快走情况下出现漏尿;重度则是体位变化时便出现漏尿。急迫性尿失禁的特点为突然产生强烈尿意(比如在听水声、洗手、看见厕所时),同时还有尿频、夜尿多现象。混合性尿失禁则是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兼有。

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主要是以康复训练和手术治疗为主。当出现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时,应及早看专业医生,在医生的指导下,可以通过康复训练,即盆底肌肉的锻炼或者到医院进行生物反馈加盆底电刺激治疗,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,以加强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。通过康复训练,68%的轻度尿失禁患者症状明显得到改善。中重度的压力性尿失禁可以通过手术治疗。悬吊术是近年来一种新的术式,采用人工“吊带”,能辅助尿道“阀门”的关闭,手术创伤小,有效率可达95%。急迫性尿失禁治疗,症状较轻者也可以进行盆底康复训练;同时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,治疗药物有卫喜康、舍尼停等;其他治疗方法包括膀胱训练。

孙秀丽教授提醒,患者盆底训练需要保证是在收缩盆底肌肉,而不是腹部肌肉。她教患者一个小方法,那就是通过在排尿中途试着中断尿流,来感受盆底肌肉群的收缩。她提醒患者,盆底训练需要持之以恒,坚持才会有效。

版权所有©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:云端科技

赣ICP备15005709号-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:赣A202207910060

友情链接: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


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